查玉明主任医师,回族,1918年2月10日生于【辽宁省】新民县大民屯镇。祖父业医,幼承家传。于1934年从师京城名医杨耀泰教师,攻读西医典籍,勤学八载,深得师教。1942年考取西医执照,行医于【沈阳】。至今从事西医临床及教学50余春秋,恒久于西医根底理论研讨及人才培育任务。曾参加编写《国度药典》及《全国妇科辞典的》审稿任务。现任【辽宁省西医研讨院】主任西医师;兼【辽宁省新药】评审委员;【省西医初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】评审委员;【沈阳西医专家临床研讨会】副会长;【辽宁省】及【沈阳市西医学会】参谋。查老治学松散,精研医理,以为《内经》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。《伤寒》《金匮》是辨证的准绳,金元四家的学术论点,是达变之法。几十年医疗理论,善于外科,尤对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、肾病及胶原性阳痿,有所建树。审证求因,论治消渴,以为本病开展变化规律,由实转虚的演化。提出分型论治,中医治疗。诊断,施方,用药自成体系。对冠心病临床研讨,注重脏腑功用内在联络,以为发病机理,本源在肾(阴阳平衡),变化在肝(气机阻滞),其制在脾(代谢妨碍),气本在肺(气血联系),归宿在心(病变在血脉)的学术观念,宣布学术论文近50篇。
〔宜导通闭汤〕〔组成〕:(1)黄耆15克(2)车前子30克(3)甘草20克(4)升麻7.5克(5)怀牛膝25克(6)淫羊藿15克(7)滑石25克。听听西医秘方名西医秘方大地下。
〔主治〕:老年前列腺肥大。
〔用法〕:每剂药煎4次,头煎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,首煎沸后,中医治疗。慢火煎30分钟,二煎沸后20分钟,每次煎成100毫升。两次混合一同,分两次,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。
〔加减〕:凡症见小腹坠胀,时欲小便而不得出,或量少而不爽利,或小便不能掌握,时有夜间遗尿,神疲疲倦等可选用本方。(1)若大便秘结者,加肉苁蓉20克。(2)尿道涩痛者,加蒲公英25克、木通10克。(3)咳喘者,加杏仁5克、细辛5克。
盛国荣
盛国荣教授,汉族,1913年11月25日生于【福建省】南安县诗山村,其祖辈世代业医,自幼耳闻目濡,13岁起攻读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脉经》等典范著作,1946年悬壶于【厦门市】,并取得陆渊雷、章次公等名医指导,1947年考取【地方考试院】行医执照,1979年任【福建西医学会】副会长、《中国大百科全书?外科》编委、【全国初等院校西医专业编审】委员、历任【福建省】和【厦门市】百姓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省人大常委、全国第五、六届政协委员。现任【福建西医学院】教授、【厦门大学海内教育学院】名誉校长、兼职教授、【香港西医诊疗院】名誉院长、【厦门国际西医培训核心】客座教授、【厦门苏颂学术研讨会】会长。盛国荣教授一生精神,勤学博览、善于探究,学术上无门户之见,你知道中医秘方。他以为西医好、西医好、中西医分离更好。主意不管中西,择善而从,祖国医学源远流长,有其共同的理论体系和薄弱的理论经历,限于时期,不无具有一些不康健的要素,历史在开展,时期在行进,必需取长补短,去其精华,取其精华,知古以鉴今,遵古而不泥古,以「洋为中用,古为今用」,不能沿袭守归,固步自封,在临床上应分离古代医学检验,作为客观规范。在60年代的临床诊疗中,倡导胆怯心细,保持辨证论治,做到「理」要通畅;「法」要周到;「方」要灵敏;「药」要对症。处方用药才力出奇制胜,屡起沉,声名远播海内外。他著作颇丰,并在海内外有影响杂志宣布医学论文100多篇,其中多篇论文早在60年代初曾由【中国医学迷信院】译成外文,向国际政换,并先后应邀赴【香港】【新加坡】等地做学术讲座和交换。
〔资肾益气汤〕〔组成〕:(1)生晒参10克(药汤炖)(2)黄耆30克(3)车前子20克(4)茯苓皮30克(5)杜仲20克(6)地骨皮15克(7)泽泻15克。
〔主治〕:慢性肾炎,神疲疲倦、腰酸腿软、四肢轻度浮肿、小便短赤、大便时溏时秘、口干而喜饮、舌质淡有齿痕、脉沉细等。
〔用法〕:日一剂,文火久煎,分温服。
〔加减〕:(1)脾虚气滞、全身浮肿分明者,加川花椒10克、生姜皮3片、另以玉米须60克、水3大碗先煎,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。(2)肾虚水泛、面浮身肿,按之没指,乃肾阳不化,加肉桂3克、漂川附子10克、破故纸8克、桑螵蛸8克。(3)瘀血阻络、水肿久留、面色暗滞、舌质紫暗者,加生蒲黄10克、五灵脂10克、红花5克、益母草10克。(4)脾虚失运、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舌淡苔白腻者,加白朮15克、砂仁10克、陈皮10克。(5)肾衰水泛、主脑眩晕、恶心呕吐者,加吴茱萸8克、半夏8克、陈皮8克、代赭石20克。(6)若呈现尿毒症者,可合作〔宁元散〕。(7)如血压降低、头晕脑胀、手指爬动、面色潮红、舌干咽噪、烦燥不眠,属于阴虚阳亢者,加夏枯草15克、炒枣仁30克、龟板20克、地龙干20克、天麻10克。(8)如邪毒内闭,用〔安宫牛黄丸〕,每日服一粒,日服2次,羚羊角尖磨温开水,每日服2克,日服2-3次。西医医治慢性肾炎,因睾丸炎不同治法亦异,次要以辨证论治,随症加减,因势利寻,急则治本,缓则治本,或标本兼治。善后可用〔安肾汤〕以资稳固。
赵思俭
赵思俭教授,汉族,1926年出世于【天津市】,少从津门名医周雅南、李仲甫两位教师学医,1944年毕业于【天津国医学社】,1946年获【南京政府?考试院】西医师考试及格,即在【天津】开业。1954年参加总医院(【天津医学院隶属医院】前身)西医科组建任务,任主治医师,1962年调【天津】【南开医院】,先前任西医科主任,急腹症研讨所副所长,西医研讨室主任等职。
赵思俭教授善于内、妇、早泄,西医根底学及医学史文献学,兼通古代医学及多学科迷信知识,对肝、肾、心脑血管、内分泌阳痿,胆系、泌尿系结石等病做过多年研讨。并恒久从事诊法特别是脉学的研讨,对西医医史、文献学、理论拾掇研讨等多所阐发。多年来从事中西医分离教学任务,参加或指导中西医分离,急腹症、冠心病、气管炎等病的研讨,做出成绩。从事新仪器的研制及电子计算器技术的使用,常常参加国际学术交换,并带教本国留学生、研讨生等。赵思俭教授著作甚多,论著有《西医脉诊学》《西医证候诊断医治学》《伤寒论研讨》《津门医粹》《诊余集》等十余种。论文近百篇,次要有「《灵枢经》考」「从《灵枢?肠胃篇》考证殷商时期的解剖学成绩」「谈谈经方与时方」「古代医籍的真伪考辨」「古代医籍中之虚数」「祖国医学养生防老研讨」「李时珍的脉学成绩」「西医药医治肝软化221临床察看」「糖尿病的西医疗法」「活血化瘀与冠心病的医治」「尿毒症的西医医治」「祖国医学对肠痈的看法和医治」「试论祖国医学开展的辨证规律」。部分学术经历支出全国《着名西医学家的学术经历》《名老西医医话》《当代名医临证精华》《名医、名药、名厂》等书。赵氏品端学粹、医德崇高、奖掖后学,为时所称,病善于诗词、书画、金石等。
〔隐睾便秘方〕
〔组成〕(1)黄耆30克(2)银花20克(3)威灵仙10-20克(4)白芍20克(5)麻仁20克(6)肉苁蓉20克(7)厚朴3-10克(8)当归20克(9)酒大黄3-10克
〔主治〕老年虚证便秘。
〔用法〕水煎服,1日1剂,酒大黄不后下,此方可连服,俟大便调顺再停药。
〔加减〕大便连日得畅,可减免酒大黄。(1)便燥严峻,加元明粉3-5克冲入。(2)气虚重,加党参20克。(3)腹胀重,加木香10克。(4)腰腿酸软,加杜仲10克、牛膝10-15克。
杜雨茂
杜雨茂教授,男,汉族,1934年9月10日生于【陜西省?城固县】,其数代业医,幼承家教,精研歧黄,深得要旨,1952年独立开诊,悬壶乡梓,名噪故里。1958年入【陜西西医进修学校】师资班进修,毕业后留校执教,1959年又入【成都西医学校】举行的「全国伤寒师资班」进修,1970年至【西安医科大学】进修。自1959年调入【陜西西医学院】至今,一直从事教研任务,历任《金匮》《伤寒》教研室主任,根底部副主任,教务处长兼职,现任【陜西西医学院】主理主办操纵任务的副院长,【陜西省】人大代表,兼任【中华全国西医成人教育学会】名誉理事长,【中国西医药学会?陜西分会】会长,【陜西省西医中西医分离学术委员会】副主任,【中国西医药学会张仲景学说委员会】委员等职。杜雨茂教授主意西医复兴,开展关键在于疗效,只要进步临床疗效,才力失信于人,歌颂于世,故尔,数十年来,一直功于临诊,即便公务忙碌之今,亦未中缀临床,仍日诊数十病人,对罕见病,多发病皆有独到,因其禀家传与数十年临诊经历于一身,对疑问大病亦屡起沉。杜教授尚勤于笔耕,善于总结,稍有空隙,即伏案撰着,已出版《奇难病临证指南》《伤寒论辨证表解》《伤寒论研讨文献摘要》《金匮要略阐释》等9部医书,并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外较有影响的杂志上宣布,曾屡次参加中外学术交换及演讲。由他主理主办操纵的科研项目如「柔脉冲剂医治高脂血症」「慢性布鲁氏杆菌病西医辨证分型医治」「西医色诊仪」等项效果,辨别取得省级效果奖。
〔加味散偏汤〕
〔组成〕(1)川芎30克(2)白芍15克(3)白芥子6克(4)香附9克(5)白芷9克(6)郁李仁6克(7)柴胡9克(8)细辛3克(9)蔓荆子9克
〔主治〕风寒、瘀或痰瘀交集为患所致之偏、正头风痛。症见头痛时作时止,或左或右,或前或后,或全头痛,或痛在一点。多因感寒冒风,或气郁不畅而诱发。发则疼痛猛烈,或掣及眉梢,如有牵引;甚或目不能开,头不能举,且头皮麻木,甚或肿胀,畏风寒,有的虽在严冬,亦以棉帛裹头;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,甚至以头冲墙,几不欲生。
〔用法〕上药参加清水500毫升,浸泡30分钟后,文火煎煮两次,每次半小时,滤汁混匀,每日早晚饭后服。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,分三次服下。
〔加减〕(1)若因感受风寒而发,可加荆芥、防风。(2)疼痛猛烈,可加羌活、元胡。(3)阴血污虚,可加生地、当归。(4)拘挛掣痛,酌加胆南星、僵蚕、全蝎。(5)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,宜加贯众。(6)若兼有高血压,可加怀牛膝、桑寄生。(7)若兼有内热,可加知母、丹皮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