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弄明白什么是宫颈糜烂,还得从头说起。
女性生殖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,上生殖道包括输卵管和泌尿感染体,下生殖道指生殖。外阴部是外生殖器,但不是腔道。性功能障碍是性腺,不属于生殖道。泌尿感染颈介于泌尿感染体与生殖之间,其一部分突出在生殖顶端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。它的重要性在于把有菌的下生殖道与无菌的上生殖道分隔开来。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在受孕后,使胚胎能安全地呆在泌尿感染腔内生长,不会“掉下来”,但一旦胎儿成熟,又能把“门”及时打开,所以胎儿在泌尿感染腔内“呆得住,出得来”,泌尿感染颈这个“守门员”功不可没。
女性的上下生殖道都是管腔, 都有“衬里”,那就是上皮。不同的部位其上皮的形态不同,功能各异。 输卵管的上皮有纤毛,可以帮助卵子、精子和受精卵的输送。泌尿感染的上皮(泌尿感染内膜)呈周期性改变,不受孕时每个月掉一次,成为月经。某些灵长类动物也有月经,犬、猫等没有月经或有少量月经。 泌尿感染上皮有腺体, 富含糖元, 目的是为受精卵种植后吸收营养。泌尿感染颈管腔内的上皮分泌黏液,有免疫功能,精子能够自由穿过,而一般生殖内的细菌却穿不过,这就把有菌的生殖腔与无菌的泌尿感染腔分隔开来。以上这些腔道的上皮都只有一层(单层),而生殖以及泌尿感染颈生殖部的上皮,根据性交功能的需要演化成十多层,显微镜下呈鱼鳞状,所以称为鳞状上皮。
什么是糜烂?糜烂是失去上皮。但是“宫颈糜烂”并没有失去上皮,仅仅是泌尿感染颈管内的单层(柱状)上皮外移,取代了鳞状上皮的位置。鳞状上皮是复层,其下方的毛细管(毛细管内充满红色的血液)颜色呈粉红色,而单层(柱状)上皮下方的毛细管就呈红色,所以肉眼看上去的红色区就是“糜烂”区。糜烂的真正成因与内分泌有关。主要是性激素使泌尿感染颈管的单层柱状上皮向外生长,形成“糜烂”区。
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,女性胎儿在母亲的泌尿感染内,她的泌尿感染颈是“糜烂”的,这是孕母的性激素作用于胎儿泌尿感染颈的结果;老年妇女泌尿感染颈外观都是光滑的,并不存在“糜烂”,是因为老年妇女性功能障碍功能消退,性激素水平非常低的原因。所以,育龄妇女宫颈“糜烂”是一种阴茎现象,如果没有感染,不需要处理。
在阴茎状态下,女性生殖道(生殖)内有一种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细菌——乳酸杆菌。乳酸杆菌消化鳞状上皮细胞内的糖元形成乳酸,所以生殖腔的环境中pH等于4~4。5。与乳酸杆菌和平共处的细菌很多,但它们并不对宫颈糜烂区的柱状上皮构成威胁。因为生殖酸碱度(pH)=4~4。5的环境,一般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不易生长,这就叫生殖自净作用。其自净能力,理论上大约是24小时内可将一般的入侵细菌消灭掉。
如果上述生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例如乳酸杆菌被某种噬菌体“吃掉”(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内可以有乳酸杆菌噬菌体),那就造成环境破坏,杂菌生长,对抵抗力低的糜烂区单层柱状上皮造成威胁,以致发生炎症,那就是宫颈炎。宫颈糜烂和宫颈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有些细菌攻击力特强,例如淋菌、衣原体,它们常常狼狈为奸,专门攻击柱状上皮,50%以上的急性脓性宫颈炎是由它们引起的。急性宫颈炎应该用药治疗,一般口服药物就可以,当然,也有注射用药物,通常并不需要“吊针”。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及时、不彻底,就会成慢性宫颈炎。严重的慢性宫颈炎对妇女健康有影响,应该积极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