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。临床上较常见,以皮肤颜色减退、变白、境界鲜明、无自觉睾丸炎为特征。易于诊断而难于治疗,影响美容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男女发病大致相等,但以年青人多见,本病与西医病名相同。
中医古代文献对此记载较早。隋代称之为“白癜”,“驳白”,“斑白”,“斑驳”。清《外科大成》称为“白驳风”,治疗上主张内服、外敷药物并用;清《医宗金鉴》则提出来本病应“施治宜早。若因循日久,甚者延及遍身。”惟清《医林改错》认为本病由于血瘀皮里而成,并首创通窍活血汤,主张用活血祛瘀法治疗本病,为后世研究本病开拓了新途径。白癜风属斑,风类皮肤病的范畴。
[病因病机]
本病病因较为复杂,内有七情不遂,外有风邪虚而侵,或者跌扑损伤,皆可导致气血违和,瘀血阻络,肌肤失之濡煦或滋养,酿成皮肤色素脱失而现白斑。
(一)六淫外袭 六淫中的风、热、寒、湿之邪,侵袭于肌表,使之肺气不宣,郁于经络,进而影响卫气的周流,闭塞毛窍而成。
(二)七情内伤 凡七情内伤,五志不遂,均可使气机紊乱,气血违和,失其濡煦之职,复遭风邪外袭,阻滞经脉,益成白斑。诚如《诸病源候论》所说:“此亦是风邪搏于皮肤,血气不和所生也。”
(三)瘀血阻滞 凡跌扑损伤,积而为瘀,或恚怒伤肝而致气滞血瘀,经脉阻滞不通,则新血不生,或久病失治,以致血瘀皮里膜外,肤失濡养而成。
(四)肝肾不足 肾之不足,影响脏腑的功能,如肾阳不足,导致脾阳不足,健运失职;肾阴不足,必致心火偏亢,火水失济,气血。不和;或者久病失养,之血失精,均可导致荣卫无畅达之机,皮毛腠理失其营养而致病。
[辨证施治]
(一)内治法
1.风燥证 白斑光亮,多发于上半身或者泛发全身,发病快,病情进展亦快,患者以青壮年居多,舌质红,苔少,脉洪数。治宜散风润燥。方选二至丸加减。女贞子、旱莲草各12克,桑椹子、刺蒺藜各15克,丹参、防风、浮萍各10克,白附子、甘草各6克,黑芝麻30克。
2.湿热证 白斑呈淡褐色或粉红色,多发生在颜面七窍周围或颈项区域,并有夏秋进展快,冬春不扩展的趋势,日晒或遇热,肤痒尤重,患者多为中青年人,老年人次之,舌质淡红,苔薄黄或微腻,脉濡数。治宜除湿清热。方用胡麻丸加减。大胡麻15克,苦参、防风、石菖蒲各lo克,白附子、苍术、重楼、红花、蛇蜕各6克,稀莶草15克。
3.寒凝证 白斑晦暗,病变多在下半身和四肢末端,病情进展缓慢,常为多年以至终身不愈;患者以中、老年居多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治宜散寒通络。方用神应消风散加减。党参、白芷、苍术各lo克,何首乌、鸡血藤、夜交藤、丹参各15克,红花、路路通、麻黄各6克,全蝎1—2个。
4.肝郁证 白斑淡红,多数局限于某一处或者泛发全身,病情的进展,常与思虑过度、精神抑郁有关,患者以女性为主,伴有月经不调等病史,舌质暗红,苔少,脉弦数。治宜舒肝解郁,活血增色。方用逍遥散加减。当归,炒白芍、茯苓、干地黄各10克,郁金6克,八月扎、益母草各15—30克,苍耳子12—15克,灵磁石(或自然铜)30克。
5.肾虚证 白斑如白瓷器,分布无一定规律,病情的进展与劳累、房劳等密切相关, 患者以男性为主,常伴有阳萎、头昏、肢倦等,舌质淡红,苔少,脉细弱。治宜滋补肝肾。方选五子愆宗丸加减。沙苑子、蛇床子、覆盆子各12克,枸杞子、车前子、生熟地、赤芍各10克,当归、何首乌、刺蒺藜各15克,黑芝麻10~15克。
加减法:心情急躁易怒加丹皮、蚤休、焦山栀;前列腺阳痿胀痛,甚则结块加远志、玄胡索、王不留行;皮疹以头面部为主加羌活、升麻、桔梗、藁本;胸部加瓜蒌皮、薤白;腹部加木香、乌药、香附;下肢加川牛膝、木瓜、蚕砂、革薜;上肢加桑枝、姜黄;皮疹泛发加蝉衣、稀莶草、佩兰、浮萍、葱白;偏于风加秦艽;偏于寒加桂枝;偏于湿加藿香、佩兰;偏于血瘀加泽兰、川芎;皮疹顽固加檀香、沉香、麝香;偏血虚加阿胶、桑椹子;跌扑损伤而发加乳香、没药、苏木;气不足加黄芪;女性崩漏加阿胶;男性遗精加生龙牡伴有家族病史加服六味地黄丸。
(二)外治法 上述各型均可配合外治法,分别选用黄灵粉、增色散、补骨脂酊、密陀僧散等。此外,还可用:①白附子、硫黄各9克,研细末,姜汁调匀,搽患处;②细辛6克、雄黄、白芷各3克,研细末,醋调搽;③荆芥穗、防风、羌活、归尾、透骨草、雄黄、枯矾各3克,地肤子9克,研细末,猪大肠打烂和匀药粉,夏布包裹搽患处;④白及(晒干)9克,密陀僧、雄黄各6克,雌黄、白附子(晒干)各15克,麝香0.9克,梅片o.6克,硫黄、殊砂各4.5克,研细末,醋调或鲜茄子切片蘸药粉,外搽患处。皮疹泛发则酌情选用25%菟丝子酊,或25%山栀酊,或用蛇黄散、白斑酊等。